朗繆爾發明的干冰布云法是人工施雨研究中的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干冰作為人工增雨的物質。發揮了它降溫的作用,應用了干冰升華吸熱降溫的原理,它擺脫了舊觀念的束縛。
干冰人工降雨是怎么實現的呢,說起來很有趣,這個突破性的發明,是于炎熱的夏天中在電冰箱內取得的。1946 年時他雖已是66歲的老人,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燃燒著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朗繆爾決心將干冰布云法實施于人工降雨的實踐,1946 年的一天,在朗繆爾的指揮下。一架飛機騰空而起飛行在云海上空,試驗人員將207千克干冰撒入云海,就像農民將種子播下麥田。30 分鐘以后,狂風驟起,傾盆大雨酒向大地,次人工增雨試驗獲得成功,也是干冰應用人工下雨的成功。從此干冰和降雨就有了不解之源。干冰降雨的發現,開創了人類控制上天降雨的新時代。
1946 年7 月中的一天,驕陽當空,酷熱難熬。朗繆爾正緊張地進行實驗,忽然電冰箱不知因何處設備故障而停止制冷,冰箱內溫度降不下去。他決定采用干冰降溫。固態二氧化碳氣化熱很大,在-60C時為87.2 卡/克。常壓下能急劇轉化為氣體,吸收環境熱量而制冷,可使周圍溫度降到-78C左右。當他剛把一些干冰放進冰箱的冰室中,一幅奇妙無比的圖景出現了小冰粒在冰室內飛舞盤旋,霏霏雪花從上落下,整個冰室內寒氣逼人,人工云變成了冰和雪。朗繆爾分析這一現象認識到:塵埃對降雨并非必要,干冰具有的凝聚水蒸氣的作用,即作為“種子”的云中冰晶或冰核。溫度降低也是使水蒸氣變為雨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不斷調整加入干冰的量和改變溫度。發現只要溫度降到零下40它以下,人為降雨就有成功的可能,人工降雨的物理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用什么方法降雨的過程是從地面上的水蒸氣上升遇冷凝聚成團便是“云”開始,云中的微小冰點直徑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長時間地懸浮在空中,當它們遇到某些雜質粒子(稱冰核) 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現冰晶。水汽就會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結,使小冰晶長成雪花,許多雪花粘在一起成為雪片。當雪片大到足夠重時就從高空滾落下來,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過程中碰撞云滴。云滴凝結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稱為雹。而人工降雨的物態變化是如果雪片下落到溫度高于OC的暖區就融化為水滴,下起雨來。人工降雨的形成需要什么條件在云塊中,隨著空氣中水汽的不斷補充,過飽和的水汽繼續不斷地在云滴上凝結和凝華。使云滴繼續增大,當增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云滴開始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大的云滴下降速度快,小的云滴下降速度慢,因此大的云滴會趕上小的云滴,合并成更大的云滴。
如此下去,云滴就象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大,到足夠多的條件時,終落向地面,成為雨滴。在夏季晴朗的日子里,當某地區存在暖濕時,便會產生對流運動。暖濕氣流從地面升起,因絕熱達到過飽和而凝結成云。在下降氣流控制的地方,空氣絕熱增溫,空氣相對溫度較小,云無法產生。于是便形成了一朵朵的頂部凸出、底部平坦像饅頭一樣的淡積云,若對流繼續發展。由于上升氣流的中部比周圍強,于是便形成了象山巒或寶塔那樣的濃積云和更加寵大的猶如巍巍高山的積雨云了。實現人力降雨的科學家,就是杰出的美國物理化學家歐文- 朗繆爾.